购彩中心登录注册计划群 - app下载

购彩中心登录注册计划群|2023-03-18

  中新社香港11月28日电 题:解码基因奥秘——对话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获得者

  中新社记者 戴小橦

购彩中心登录注册计划群

  帕特里克·克拉默(Patrick Cramer)和伊娃·诺加利斯(Eva Nogales),前不久获得了2023年度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他们以开创性的结构生物学研究,使负责基因转录的蛋白质机制能够在单个原子尺度上视觉化,为医学和药物研发带来重要贡献。

科学家伊娃·诺加利斯(左)和帕特里克·克拉默(右)获得2023年度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中新社记者 戴小橦摄

  中新社记者日前在香港见到了克拉默与诺加利斯,他们来香港参加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的颁奖活动。

  作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诺加利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8年前就曾来港参加学术会议,“这次来之前我很紧张,担心自己穿的衣服不适合,担心领奖的时候语无伦次……”她顿了一下又补充,落地香港后,却觉得一切很亲切,“以获奖者身份再次到香港,感受不一样,这次还有家人陪伴,是一场享受的旅程。”

  现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多学科科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系主任的克拉默也笑言,这次到香港不是带着工作任务来,自然比较轻松。

购彩中心登录注册计划群

  谈及研究成果,克拉默表示,他们展示了基因转录机制的每一个步骤是如何启动和进行的,以及如何调节转录令细胞分化,从而使生物体能够正常发育和发挥作用。

  基因转录机制作为生命最核心的过程之一,包括启动、暂停或启动子清除、延伸和终止四个步骤。其中转录前起始复合体(PIC)对细胞功能有重要意义,是启动基因转录过程所必需的结构,但其数量稀少,不仅脆弱还会不断移动,在电子显微镜拍摄捕捉其结果的过程中,PIC的移动会导致图像模糊,因此科学界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确定其形态。

购彩中心登录注册计划群

  克拉默的研究则是通过使用X射线晶体学和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捕捉基因转录的连续步骤,从而确定了包括完整的PIC结构在内的多种有关基因转录的复杂结构组成,呈现出世界上第一部基因转录的“电影”。

  “可基于此研发治疗癌症的新药,针对转录机制以抑制癌细胞生长。”克拉默表示,在癌症中,细胞的基因转录经常出现问题,导致癌细胞异常增长。“如果我们更好地了解癌细胞为何活跃,我们就可以进行适当地干扰,减缓肿瘤的生长。”

  人体中的蛋白质编码基因超过两万个,它们的形态和功能千变万化,这给诺加利斯和克拉默的研究也带来极大的挑战。诺加利斯苦笑道,她在研究中也曾多次碰壁,“有一段时间,研究数据分析结果总是出现问题,让人非常苦恼。后来终于在发现一个PIC出现变化后,研究才得以继续推进下去。”

  克拉默的回答也很干脆,“这可以说是一个谜,也是科学研究者向前的动力。我们想更多了解这个世界。”他表示,对于科学家来说,投身科学、从事研究工作的关键在于自我的驱动力,唯有对世界保有好奇心,才能更好地去钻研、去发现。

  “这次得奖是对我们各自研究的认可。”对于克拉默和诺加利斯来说,关于基因转录的研究仍在继续。诺加利斯补充道,生物学仍有太多的未知等待发现,“如果你想在一个领域有所成就,让后辈可以参考和学习,生物学是很好的选择,当然,最重要的是坚持。”(完)

购彩中心登录注册计划群

  中新网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睿唯安11月28日在北京联合举办“2023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会上向全球发布《2023研究前沿》报告和《2023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常进,科睿唯安全球副总裁欧夏·格林斯基(Osher Gilinsky)等出席。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研究员以“《研究前沿》十年:洞悉科学发展趋势,发现科学研究前沿”为题作报告。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院战略情报研究所学术所长杨帆研究员发布《2023研究前沿》和《2023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

购彩中心登录注册计划群

  常进致辞强调,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和国家科技最高咨询机构,中国科学院一直把基础研究作为立院之本,发布《研究前沿》系列报告是中国科学院“发挥好国家高端科技智库功能,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的重要举措。

购彩中心登录注册计划群

  常进指出,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是中国科学院建设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的综合集成平台,成立7年多来,形成一套体系化的智库研究理论方法,产出一批重要智库研究成果,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的重要力量。

11月28日,“2023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向全球发布《2023研究前沿》报告和《2023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图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研究员主持会议开幕式。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潘教峰表示,从2014年开始,中国科学院战略情报研究团队与科睿唯安合作,面向全球发布《研究前沿》系列年度研究报告。经过十年潜心打磨,报告研究方法持续优化,核心内容不断丰富。结合报告内容并引入专家智慧,研究团队从宏观视角和中长期维度对报告内容进行全面解构和综合分析,从整体上前瞻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从10年的时间尺度上来看,这些前沿方向因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客观呈现科学发展的清晰脉动和连续图谱,突出反映科学研究中最受关注的科技突破和科学发展的最新趋势与特征。

  当天向全球发布的《2023研究前沿》报告,遴选展示2023年在“农业科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生物科学”“化学与材料科学”“物理学”“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数学”“信息科学”“经济学、心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等11个高度聚合的大学科领域中较为活跃或发展迅速的110个热点前沿和18个新兴前沿,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

  《2023研究前沿热度指数》在《2023研究前沿》基础上,评估了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上述研究前沿中的表现。结果显示,综合11大学科领域整体表现,美国继续以强劲优势领先,在超过一半的研究前沿上排名第一;中国稳居第二,在约1/4的研究前沿上排名第一;英国、德国、法国保持前五。中国5个领域研究前沿热度指数得分排名世界第一,美国6个领域研究前沿热度指数得分排名世界第一。中国相对于美国,在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优势突出,生态环境、农业科学、社会科学有望形成新高地,信息科学、物理、数学竞争激烈,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差距拉大,临床医学、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相差最大。

购彩中心登录注册计划群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邵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广东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余颖,还分别以“细胞焦亡、炎症和肿瘤免疫”“非晶材料的研究进展和机遇”“电解海水制氢:挑战与机遇”为题做专题报告,针对表现卓越的研究前沿领域,进行学术化、专业化的解读与研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