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彩中心登录注册Home_购彩中心登录注册规则

购彩中心登录注册Home|2023-03-28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世贸组织(WTO)总干事伊维拉28日说,推行供应链大规模回流不仅不会增强,反而会削弱供应链抵御地震、高温干旱等冲击的能力。

  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28日在北京举行。伊维拉发表视频致辞时称,出于国家安全、地缘政治等种种因素考虑,当前不少行业和地区正在推动供应链回流或近岸业务。这会使供应链失去专业化、规模化以及贸易所带来的生产效率,削弱供应链对地震、干旱、高温等冲击的抵御能力。

  伊维拉指出,当前供应链所面临的一些冲击,实际上暴露出全球生产网络组织方式非常脆弱。因此,全球贸易需要加强国际化,让所有环节都能充分发挥作用。

  她表示,全球供应链应当向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实现更深化、更多元、更分散化的发展。只有建立适宜的商业和投资环境,才能使相关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分工中不致处于边缘地位。

  伊维拉说,为实现全球价值链和全球整体经济的绿色化,贸易政策需要在国内和多边层面上携手合作。最新研究表明,贸易可以成为环境政策行动的强大助推器,如果各国共同采取行动,将温室气体排放成本内部化,贸易就会扩大环境收益。(完) 【编辑:姜雨薇】

  在英国伦敦的罗素广场上,坐落着一座世界知名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它看上去藏品满满,实则被称为“广泛偷窃的象征”——馆内八百多万件藏品中,绝大多数来自其他国家。多年来,多国不断向英国追索被掠夺的文物。近日,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就找上了门。

  当地时间26日起,米佐塔基斯对英国进行访问。他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专访时说,希腊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帕特农神庙大理石雕塑。他指出,“这些文物的归属权没什么可争议的,它们就是希腊的,它们是被偷走的”。

  200多年前,英国外交官“埃尔金伯爵”托马斯·布鲁斯把帕特农神庙乃至雅典卫城的大量大理石雕塑切割下来,运回英国。随后英国政府收购了这些石雕,作为大英博物馆的馆藏展出。希腊的国宝,就此成为大英博物馆的所谓“镇馆之宝”。长期以来,希腊呼吁大英博物馆归还这批雕塑,但都遭到拒绝。

  有这样遭遇的不止希腊。英国曾是海外殖民地最多的欧洲列强。一座大英博物馆,就是一座英国殖民史的展览馆。从尼日利亚的贝宁青铜器,到埃及的罗塞塔石碑,馆里绝大多数藏品都是英国海外掠夺的见证。这其中,也包括约2.3万件中国文物。

购彩中心登录注册Home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中国流失在海外的文物至少有164万件,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宋的瓷器,再到明清的金玉制品,这里收藏的中国文物几乎囊括了所有艺术类别,跨越了几乎整个中国历史。所谓的大英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中,就有三件来自中国,分别是唐摹本《女史箴图》、敦煌壁画和元代大维德花瓶。这些文物的标签上通常注有“合法”来源,但实际来源是战争、盗窃、黑市购买,而且大部分发生在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100多年。

  为了追索被掠夺文物,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作出了不懈努力,然而英国一直以“保护文物安全”为由拒绝归还。1963年英国议会还修订了《大英博物馆法》,以立法的形式禁止归还文物。牛津大学皮特河博物馆馆长丹·希克斯指出,大英博物馆至今仍怀有“帝国怀旧情结”,认为自己“拥有某种特权,可以不经说明占有文物”。

  今年8月,大英博物馆被曝出约2000件馆藏珍品不翼而飞,有些甚至被挂在网上售卖。这让它陷入了信誉危机,“保护文物安全”的能力备受质疑。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再次呼吁英方归还文物。

  文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延续和承载,寄托着历史情感和文化记忆。多年来,世界多国从未停止向大英博物馆和英国政府追索那些被掠夺文物,就是为了保护国家与民族的文脉,对殖民主义残留进行清算,本质上也是国际反殖民运动的一部分。

  从2022年开始,德国政府向尼日利亚归还贝宁青铜器。英国记者巴纳比·菲利普斯撰文指出,英国也存有尼日利亚的青铜器文物,德国的做法使得“英国无法继续否认这些文物的来源是盗窃”。与此同时,尼日利亚向大英博物馆要求归还贝宁青铜器,埃塞俄比亚要求归还马克达拉宝藏,复活节岛的拉帕努伊人也不断要求归还作为“精神图腾”的复活节岛石像……

  殖民时代一去不复返。英方应当正视多国的正当诉求,尽早把掠夺来的文物还回去。那些静静躺在大英博物馆的各国精品文物,该回家了。英国那段黑暗的殖民史,更该全面彻底地成为历史。

  (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际锐评评论员) 【编辑:于晓】